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

防止虐待兒童會於1979年成立,提供全面保護兒童服務,肩負預防虐兒、保護兒童、輔導治療,以及倡導等角色。本會一直致力消除香港各種形式的虐待兒童事件,推廣一個關懷及無暴力的環境。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

防止虐待兒童會於1979年成立,提供全面保護兒童服務,肩負預防虐兒、保護兒童、輔導治療,以及倡導等角色。本會一直致力消除香港各種形式的虐待兒童事件,推廣一個關懷及無暴力的環境。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每一個兒童均應享有存活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及參與權。兒童心理傷害/虐待個案一直備受忽視,社會人士普遍不太理解何謂心理傷害/虐待,以致較難辨識或察覺其對兒童成長及發展的影響。父母/照顧者是兒童成長中最重要及密切的人,他們與兒童的互動相處對兒童心理健康影響深遠。有鑑於此,本會於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間進行<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狀況>之問卷調查,以了解兒童及家長/照顧者對心理傷害/虐待的認識,及其親子相處的狀況對親密感之影響。是次調查收回有效兒童問卷共677份,有效父母/照顧者問卷共470份。受訪兒童年齡由6至17歲,當中男性佔52.1%,女性佔47.9%。受訪父母/照顧者為育有3至17歲之兒童,當中男性佔13.8%,女性佔86.2%。體罰代代相傳,言語傷害令兒童心靈受創問卷檢視了兒童與父母/照顧者的互動相處模式,近五成受訪兒童(332名,49%)表示過去曾遭受父母/照顧者施以體罰,百分之五(35名,5%)表示「總是」或「經常」遭到體罰。同時,六成受訪父母/照顧者(284名,60%)表示過去曾向兒童施以體罰,而近八成(366名,78%)表示他們兒時亦有被父母/照顧者以教導為由施以體罰的經歷。此外,持續的大聲喝罵、傷害性言語及批評亦會對兒童心理構成傷害。近七成受訪兒童(460名,68%)表示過去曾遭受父母/照顧者大聲地喝罵,一成二(79名,12%)表示「總是」或「經常」遭到大聲地喝罵;四成五受訪兒童(305名,45%)表示過去父母/照顧者曾說出令其感到受傷害的說話,近一成(63名,9%)表示「總是」或「經常」遭受此形式的對待。同時,九成六受訪父母/照顧者(449名,96%)亦表示過去曾大聲地喝罵兒童;七成五(354名,75%)表示過去曾說出令兒童感到受傷害的說話。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認為體罰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侮辱性。體罰不單會令兒童身體受傷,亦會對其心理健康構成傷害,負面的言語及喝罵雖不致在兒童身體上留下傷痕,然而卻令兒童心靈受創,此等傷害很多未能即時被察覺及辨識,故往往容易被忽略而延誤處理,直至此等傷害在兒童的行為及情緒上浮現才被正視。近三成父母/照顧者曾威嚇與兒童斷絕關係,比較文化仍然根深柢固若親子關係中涉及要脅或威嚇性言語,亦會令兒童產生恐懼情緒,因害怕而被逼或作出不情願的服從,嚴重破壞親子間的信任及安全感。超過一成半受訪兒童(107名,16%)表示過去曾遭受父母/照顧者威脅與其斷絕關係或不再被理會;近三成受訪父母/照顧者(133名,28%)表示過去曾向兒童作出威脅與其斷絕關係或不再理會他們。每位孩子都是獨立及獨特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性格特質及成長步伐,若將孩子互相比較會間接影響他們的自尊心及自我價值觀。近六成受訪兒童(397名,59%)透露過去曾遭受父母/照顧者表示其他人比其表現更好/更出色,百分之十五(103名,15%)表示「總是」或「經常」遭到此類比較。超過七成受訪父母/照顧者(336名,71%)透露過去曾向兒童表示其他人比其表現更好/更出色。陪伴的快樂時光是親子關係的奢侈品,近兩成兒童感缺乏情感連結要促進親子關係,除了減少上述的不良互動外,營造更多正面溝通及互動亦相當重要,當中願意聆聽兒童意見、關心其感受及安排優質親子時間,會令兒童感到自己受重視及被理解,對提升兒童心理健康大有裨益。六成受訪兒童(408名,60%)表示父母/照顧者「總是」或「經常」聆聽其想法或意見,惟超過兩成(151名,22%)卻表示「從來沒有」或「甚少」;六成六受訪兒童(448名,66%)表示父母/照顧者「總是」或「經常」明白及關心其感受,惟近兩成(122名,18%)卻表示「從來沒有」或「甚少」;四成五受訪兒童(306名,45%)表示父母/照顧者「總是」或「經常」會花時間陪伴玩耍/做其喜歡的事情,惟近三成(194名,29%)卻表示「從來沒有」或「甚少」。在父母/照顧者方面,七成六受訪者(358名,76%)表示自己「總是」或「經常」聆聽兒童的想法或意見,只有百分之二(11名,2%)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或「甚少」;近八成受訪者(372名,79%)表示自己「總是」或「經常」明白及關心兒童的感受,同樣地,只有百分之二(10名,2%)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或「甚少」。六成三受訪者(298名,63%)表示自己「總是」或「經常」會花時間陪伴兒童玩耍/做其喜歡的事情,只有百分之四(18名,4%)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或「甚少」。從上述三項數據顯示,受訪兒童表示父母/照顧者「總是」或「經常」會花時間陪伴玩耍/做其喜歡的事情,相較於首兩項而言(即聆聽兒童的想法或意見及明白及關心兒童的感受),分別減少百分之十五及二十一。父母/照顧者方面,表示自己「總是」或「經常」會花時間陪伴兒童玩耍/做其喜歡的事情,相較於首兩項而言,亦分別減少達百分之十三及十六。由此可見,父母/照顧者較少花時間陪伴兒童玩耍/做其喜歡的事情,這有可能是兒童及父母/照顧者各自被不同的日常事務佔據,如功課、家務或工作,使他們相對地減少了優質的親子時間。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塑造心靈更健康快樂的孩子除溝通、關懷及陪伴以外,獲得父母無條件的愛與接納,有助兒童發展正面的自我形象及健康的心理素質。六成六受訪兒童(448名,66%)表示父母/照顧者「總是」或「經常」接受及愛他們,無論其行為是否達到他們的期望,惟近兩成(125名,18%)表示「從來沒有」或「甚少」。同時,八成受訪父母/照顧者(375名,80%)表示自己「總是」或「經常」接受及愛孩子,無論其行為是否達到他們的期望,只有百分之三(15名,3%)表示「從來沒有」或「甚少」。世上沒有完美的兒童,也同樣沒有完美的父母。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表現總少不免不似預期,甚或與父母期望有落差。父母/照顧者如何在兒童表現令人失望時,仍然給予接納、明白、陪伴及引導,讓他們知道自己依然是有價值而值得被愛的人,從而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質,以致在日後遇到挑戰或挫敗時,能勇於面對困難,不會全然否定自己。孩子心聲‥假使我的表現不像你預期,重要是父母不離不棄與接納本調查嘗試就不同的親子互動相處模式與關係親密感作對照,發現以下幾類情況有明顯的影響,包括父母/照顧者威脅與孩子斷絕關係、會聆聽孩子的想法及給予接納及愛,不論孩子的行為是否符合期望。在不良的親子互動相處方面,「從來沒有」或「甚少」遭到體罰的兒童當中,八成五(480名,85%)表示與父母/照顧者相處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對照在「總是」、「經常」或「間中」遭到體罰的兒童中,仍然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的下跌至只有六成一(67名,61%),有兩成四的差異。另外,在父母/照顧者「從來沒有」或「甚少」說出令其感到受傷害的說話之兒童當中,八成六(465名,86%)表示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對照父母/照顧者「總是」、「經常」或「間中」說出令其感到受傷害的說話之兒童中,表示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的只有六成(82名,60%),差距為兩成六。最明顯的差距,在父母/照顧者「從來沒有」或「甚少」威脅與其斷絕關係或不再予以理會之兒童當中,八成三(524名,83%)表示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對照在那些「總是」、「經常」或「間中」受到威脅與其斷絕關係或不再予以理會之兒童中,僅有五成二(23名,52%)表示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當中的差距高達三成一。在良性親子互動相處方面,同時存在約三成七差距的是在「總是」、「經常」或「間中」被父母/照顧者明白及關心其感受及會聆聽其想法或意見的兒童中,分別有八成七(485名,87%)及八成九(468名,89%)表示與父母/照顧者相處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對照兩者都「從來沒有」或「甚少」的兒童中,仍然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的分別下跌至只有五成一(62名,51%)及五成二(79名,52%)。值得關注是在父母/照顧者「總是」、「經常」或「間中」會接受及愛孩子,無論其行為是否達到期望的兒童中,達八成八(487名,88%)表示與父母/照顧者相處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對照另一組「從來沒有」或「甚少」的兒童中,下跌至只有四成八(60名,48%)表示仍然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差距更高達四成。親子間最親近與最疏離的時候調查亦分別探討兒童及父母/照顧者感到與對方最親近及最疏離的時候,嘗試了解甚麼相處模式最能夠拉近及阻隔親子關係。當中三成受訪兒童(200名,30%)表示最親近的時候是父母/照顧者與其進行「休閒/娛樂活動」,一成七(117名,17%)表示是「陪伴/聊天」;受訪兒童表示最疏離的是「與父母衝突時」(89名,13%)及「功課/溫習相關事情」(78名,12%)。另方面,父母/照顧者表示與子女最親近的首兩項事情與兒童相同,分別是「休閒/娛樂活動」(149名,32%)及「陪伴/聊天」(86名,18%);他們表示與子女最疏離的時候是「處理孩子行為問題(如打機/玩電話/說謊)」(83名,18%)及「功課/溫習相關事情」(76名,16%)。親子衝突多圍繞學習及處理兒童行為相關事宜,反觀親子休閒活動及陪伴交流時光卻能拉近彼此關係。親子間彼此期望不同難免容易引發衝突,重要的是在衝突過後仍能維持「陪伴/聊天」的時間,溝通及聆聽對方的感受及需要,並定期安排「休閒/娛樂活動」,為親子關係注入養分。超過三成兒童不知道/不確定何謂心理傷害,近五成認為自己有/不確定是否遭受心理傷害根據社會福利署的數據,心理傷害/虐待兒童的數字長期遠低於另外三種類別的傷害/虐待(即身體傷害/虐待、性侵犯及疏忽照顧),佔每年整體虐兒數字不多於百分之三,大眾對心理傷害的認知程度,是我們所關注的。問卷結果顯示,有三成四受訪兒童(232名,34%)表示「不知道」或「不確定」何謂心理傷害,超過三成受訪兒童(208名,31%)表示「不確定」自己曾否遭受到心理傷害,表示「有」遭到心理傷害的佔一成六(110名,16%)。相對於父母/照顧者,僅一成六受訪者(76名,16%)表示「不知道」或「不確定」何謂心理傷害,一成六人(74名,16%)認為自己孩子「有」遭受到心理傷害,表示「不確定」的佔二成四(115名,24%)。不論從兒童或父母/照顧者組群所反映的數字,明顯與社會福利署公布的數字存在極大差異,當中反映大眾對心理傷害的認知及理解不足,這樣會令潛在構成心理傷害的不良親子互動模式未被覺察及正視,長遠對兒童心理健康將構成傷害,甚至妨礙預防虐兒工作的推展。建議政府方面:  體罰是暴力行為,應立法全面禁止,包括在家庭裡。至2021年底,全球已有63個國家或地方立法全面禁止體罰兒童,體罰損害兒童的成長和發展,期望香港也能立法全面禁止;
  提倡以非暴力方式管教兒童,加強有系統的家長教育課程,傳遞正面管教方法;
  設立清晰的兒童心理虐待法例,提升公眾對辨識兒童心理傷害/虐待的意識;
  在社區推廣保護兒童政策,促進從事兒童工作之處所營造兒童安全和友善的環境。
學校方面:
  為教職員提供培訓,提升其對辨識兒童心理傷害/虐待的意識和技巧,及早介入及支援有關學童及其家庭;
  為家長提供教育,提升他們對兒童心理傷害/虐待的認知,並提升家長對兒童發展需要及正面管教的知識和技巧,減低虐兒危機;
  安排恆常的課堂、小組及教育活動,提升學童對心理傷害/虐待的認知,及對心理健康的關注,並為學童設立清晰及開放的求助渠道,以及安排支援活動予高危組群;
  定期就校內學童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問卷調查,並據此作訂定校本的訓育及輔導政策及方向,以適切及有效地回應學童需要;
  在校內訂立保護兒童政策,定期為教職員提供培訓,營造兒童安全和友善的環境。
父母/照顧者方面:
  建議家長/照顧者檢視與孩子的互動相處模式,認識何謂心理傷害/虐待,減少不良及增加良性的互動,並建立恆常親子休閒活動及正向溝通;  主動尋求同路人或家長支援服務,以紓緩管教壓力及強化正面管教的能力;
  留意及關顧自身的情緒和身心需要,學習自我放鬆及減壓方法;
  如遇到管教或情緒困擾,應主動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防止虐待兒童會致力為家庭提供家訪、輔導服務、家長治療小組等,亦提供求助及親子支援熱線電話:2755-1122,歡迎致電查詢服務、尋求協助或舉報懷疑虐兒個案,共同支援及培育兒童愉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