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懷念的味道

民國五、六十年代,台灣經濟正在起飛,辦桌風氣盛行,除了婚喪喜慶外,地方上各庄頭廟會每年在神明生日時,會由廟裡角頭輪流宴請地方鄉親,許秋木當時就專門為辦桌的總舖師做「半席」。許秋林推出甜、鹹麻糬交替變化

民國五、六十年代,台灣經濟正在起飛,辦桌風氣盛行,除了婚喪喜慶外,地方上各庄頭廟會每年在神明生日時,會由廟裡角頭輪流宴請地方鄉親,許秋木當時就專門為辦桌的總舖師做「半席」。許秋林推出甜、鹹麻糬交替變化,結果鹹口味漸漸勝過甜味,到後來,大約有七成場合都以鹹麻糬做為「甜點」。至今提到「鹹麻糬」,絕大多數中部人都會附和說:「對對對,辦桌的時候會吃到排水口 臭味。」 民國七○年代末期到八○年代,角頭辦桌的風氣漸消,但鹹麻糬受歡迎的程度不減,大元便就地在自家開店面,做慕名上門的散客生意。有不少彰化客人,甚至在七夕情人節,或是冬至,也有在嫁娶時,以鹹麻糬來替代湯圓玻璃貼。 鹹麻糬的特色在於它的外皮軟Q、有彈性,有別於一般的「硬Q」皮。因為大元使用濁水溪的純圓糯米,一種產自西螺、老闆不願透露的品種,不似尖糯米硬Q的口感,而是軟綿綿、方便塑形,卻又保有彈性與Q度。做麻糬皮時先得將糯米磨漿、加水,攪拌至有黏性,蒸熟後加入等比例的糖,再攪拌約十五分鐘至「翻金」(有光澤),做出來的麻糬皮,雖軟,卻有「ㄉㄨㄢ ㄉㄨㄢ」的彈性,甚至可拉長至二、三十公分。 至於內餡,許家則做了改良,將早期的肥肉換成豬後腿肉(瘦肉),也不再用醬油炒,一來為了降低鹹度,二來為了顏色不要太黑。 大元不使用肉鋪賣的現成絞肉,而是買回整隻的後腿肉,以自家的絞肉機絞成「三分」的大小(比一般絞肉大),可以吃到整顆肉粒的大小,太大不好包餡,太小則少了肉味,再以竹筍丁的脆搭配紅蘿蔔做配色,陪襯肉香空氣淨化抽濕機。 大元鹹麻糬個頭不大,裝在「很土」的桃紅色分格禮盒裡,看起來並不起眼。我記得小時候,因為住台中的外婆愛吃,媽媽都會特地坐計程車到彰化市買,沒有華麗的外表,內藏平實的美味,就像媽媽做的家常菜,永遠都是遊子最懷念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