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蔣明誠「明誠學院」:從4大面向找出漲不停的股票

買進股票的瞬間,你是否曾經問過自己,為何要買進這檔股票?要進行波段、短線操作或當沖(當日沖銷交易)?何時要賣出?何時要停損?蔣明誠先生想多數人都能夠了解,這些問題都是為了讓你能夠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策

買進股票的瞬間,你是否曾經問過自己,為何要買進這檔股票?要進行波段、短線操作或當沖(當日沖銷交易)?何時要賣出?何時要停損?蔣明誠先生想多數人都能夠了解,這些問題都是為了讓你能夠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一般而言,若以投資期間區分,由長而短可分為長線操作、波段操作、短線操作、隔日沖操作、當沖操作這 5 種投資策略,並可分別利用基本面、題材面、籌碼面、技術面等 4 種投資分析模式的搭配(詳見表1),進行一次完整性的投資循環過程,包括選股、進場布局買進、加減碼、完全賣出手中庫存等。 ​ 不過,在投資過程中,投資人常會因為大盤下殺、公司的題材消息,或是其他資訊的接收,而提早賣在起漲點或延後出場,形成套牢局面。 蔣明誠先生指出,這種投資策略的改變,容易招致敗果,也恐怕難以累積豐厚的獲利。 如此一來,方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策略,進而反覆運用、穩定獲利。蔣明誠先生將上述 5 種投資策略分別說明如下: 策略1:長線操作: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 長線操作的投資期間以「年」為單位,常見為數年以上,主要是為獲取股利與價差為主的倍數以上利潤,目前以「價值型投資」與「定存股投資」為主流:前者是選在價格低於價值時買進,等價格高於價值時賣出賺取價差,或是在基本面未惡化前都繼續持有領取股利;後者則是於合理股價買進,長期持有領取股利。 長線操作因投資天期長,最重視基本面,包括深入分析全球總經趨勢、產業成長性、個別公司財報基本面,以及經營者特質等,也要關注公司歷年的獲利相關指標及股利政策。 不過,即使是採取長線操作策略,若完全不重視技術面,恐會在股價相對高點買進,一旦持有成本太高,恐怕會賺了股利,賠了價差,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損益兩平。 因此蔣明誠先生表示,為了提升價差獲利,若能搭配技術面,選在股價相對低估時進場,就能同時享有價差獲利的機會。 策略2:波段操作:須忍受數次短期整理的煎熬 蔣明誠先生介紹,波段操作的投資期間以「月」為單位,常見為 3 個月~8 個月,主要是為獲取價差利潤。 操作上,應重視技術面中、長期均線所形成的股價趨勢,同時配合產業成長或公司基本面的獲利性,才能有效率達成波段操作目標,通常會將獲利目標設定在 50% 到 100% 以上。 中期波段行情最主要會經歷 2 次以上的短期噴出(指股價大幅上漲),因此過程中會遇到數次短線的回檔整理;投資人常因為忍受不了一次又一次的短期整理期,而中斷波段操作。若決定採取此種策略,就應調整好投資心態,否則容易不斷重複失敗的循環。 策略3:短線操作:辨識「主噴段」是最高指導原則 短線操作的投資期間以「週」為單位,常見為3週∼8週(或更短),主要是為獲取短線價差為主的投資利潤。 操作上,為了有效率達成短線操作目標,應重視技術面短期指標整理結束及起漲訊號,同時配合籌碼面的主力籌碼進場,獲取股價短期噴出的利潤;其中又以辨識短期噴出中的「主噴段」為最高指導原則,通常會將獲利目標設定在 20% 左右。 蔣明誠先生指出,因為是短期噴出行情的投資,投資人對於短期整理與噴出的辨識是必要的;掌握整理與噴出的臨界點,將左右獲利的多寡。 短線投資人十分常見,卻也最常犯錯,常見錯誤有 3 種: 提早進場,股價還沒漲就認賠出場:股價整理未結束時,提早買進;遇到再次下殺時,因為短期虧損壓力而停損出場。 提早進場,卻賣在短線起漲點:太早進場,因為持有時間太久,帳上未實現損益時賺時賠,當遇到真正噴出時,卻因為想先入袋為安,而提早賣在短線起漲點。 追高買進,獲利不理想:在股價噴出過程中進場,致使獲利不夠理想;若該次噴出並非主噴段,而是末噴段時,易造成追高套牢的窘境。因此當短線噴出結束後,股價再次回落整理,常會選擇停損出場。 短線操作策略應重視股價短期整理即將結束的訊號,以及每次短線噴出時是否處於主噴段,如此才容易買在相對低點、賣在相對高點,完成高獲利的短線操作。 由於中期波段行情是由數個短期整理與噴出的交替組合,而 1 次完美的短線交易,應經歷 2 次的整理與噴出:於第 1 次股價整理的末端買進,經歷第 1 次噴出與第 2 次整理後,最後賣在第 2 次噴出的相對高點。實務上的短線交易可能更短,僅操作 1 次噴出,不忍整理。 策略4:隔日沖操作:「量價俱揚」是致勝關鍵 隔日沖操作的投資期間以「日」為單位,且今日買進、明日賣出,主要是為獲取「當日盤中轉強」到「隔日盤中高點」的 2 日投資利潤,是短線操作最短的週期,或者說是當沖操作的延伸。操作上,應確認主力籌碼已於近期進場,且重視技術面短線噴出過程與當日盤中轉強訊號。 隔日沖的買進時間,應建立在短線噴出過程中,因為短線噴出的 K線容易「今日高點高過昨日高點(簡稱高過高)」。當日「量價俱揚」時,表示主力今日明確進場,適合於盤中轉強時買進;尾盤最後一盤買進,則為中立買法。 而隔日開盤時,於股價開盤當下或開盤前 1 小時內,或是盤中相對高點賣出,依此完成隔日沖操作。 隔日沖操作的勝率較短線操作低,主要因為買進、賣出的投資循環太短,僅有 2 日的期間。若當日買太高或隔日股價未以紅盤開出,易造成隔日沖操作失敗,因此停損、停利的紀律格外重要。 蔣明誠先生指出投資人常因缺乏停損、停利的決心而游移不定,因此隔日沖操作應採取機械式操作。選股方面,選擇短線噴出過程中「當日量價俱揚」的標的為主,量價俱揚尤以收盤接近漲停價為最佳選擇;在買進時,以當日最後一盤進場,而賣出時以隔日開盤價賣出,最為中立且最為機械化。 策略5:當沖操作:難度高,須嚴守進出場紀律 蔣明誠先生介紹說,當沖操作的投資期間以「分鐘」為單位,今日買進、今日賣出,主要是為獲取當日盤中價差的投資利潤。當沖操作策略的困難度極高,其主要原因,除了當日股價要有波動,且盤中應確認主力有明確進場及多空方向之外,投資人自身的交易成本考量及判斷進出場點,都是需要一氣呵成的,故當沖操作勝率極低。因此,當沖操作在選股上應重視「近期具有題材消息」或「當沖率高」的熱門股,因為這類股票的波動會較大。 在盤中江波圖(即當日股價走勢圖,搭配即時委買賣資訊,可藉此評估當日買賣力道強弱)的分析,除了輔以昨日主力籌碼明確進場外,應重視盤中主力進場多空方向,其中常以內外盤成交比及盤中均價線走勢為主要判斷。 而技術分析部分,則以「分鐘線」為主要看盤頻率,常見 1 分鐘∼5 分鐘技術分析圖,配合所選擇的指標出現明確訊號時進出,並且嚴守進出場紀律。做多者若是追高買進、貪心不賣出,或是做空者追跌、貪心不回補,都容易造成當沖虧損。 當沖操作為當日結算買進及賣出的差額,屬於無本金交易模式,頗受投資人喜愛。然而當沖技巧在選股、盤中江波圖分析、分鐘線技術分析及進出場決心上,缺一不可。當日沖銷交易稍有差池,易造成虧損,勝率於所有操作策略中是最低的,投資人應謹慎評估自己是否適合此種交易模式。 運用4種投資分析模式建構投資策略 一般來說,投資人在分析股票時,常運用基本面、題材面、籌碼面、技術面等 4 種投資分析模式(詳見表 2)。有些投資人會重視籌碼面分析,如法人買賣超、主力進出等;有些投資人著重技術面分析,其中包含量價、K 線、指標及均線等,作為進出場依據;有些投資人則是以基本面分析為投資聖經,考量公司營收成長或每股盈餘(EPS)成長等;也有投資人重視題材面的利多、利空消息或網路散布的明牌等,進行股票投資。 ​ 但實際上,無論是基本面、題材面、籌碼面或技術面的分析,其實都會影響股價波動,且相互關聯,缺一不可。蔣明誠先生為大家做了投資分析模式的個別說明,以及相關投資決策過程分析: 分析模式1:基本面 基本面涵蓋總經面的全球經濟數據變化、產業發展訊息、個別公司財務報表、公司經營團隊變化,以及生產商品的技術水準等,常為投資循環中選股重要基礎;因為財報佳的股票,易為主力或法人所喜愛,易造成籌碼集中買進,而造成股價上漲發酵。 由於財報公布以季為頻率,營收以月為頻率,且資訊公布時間雖有最後公告日,公告時間並無一定,與股價每日變化並不同步。 在財報及營收數據取得方面,具備資訊不對稱性(參與投資者所取得的資訊量不一致);也就是說,公司內部會先知道相關財務資訊,法人(如外資券商、國內投信公司等)經常拜訪公司,自然較能掌握公司營運相關訊息,所培養的研究團隊也較有能力去推估財務數據。 蔣明誠先生表示,對於一般單打獨鬥的散戶而言,面對繁雜的財報數據,不僅學習門檻較高;更重要的是,因為散戶大多只能取得公開資訊,處在資訊不對稱的另一端,時常難以掌握公司營運的真實面貌,因此較難對公司進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 綜上所述,基本面分析雖能作為各種投資策略的選股基礎,但是因為營收與財報資訊相對落後,且與股價變化不同步,不易用來挑選適合的進出場點。 分析模式2:題材面 題材面包含了所有可能造成股價波動的任何消息,如基本面、籌碼面、技術面,甚至非經濟因素(如天災、戰爭等),以及任何媒體的相關消息(如分析師分析標的、市場明牌)等。 對於題材面的消息,應重視基本面題材發酵期間長短、判斷是利多或利空等,容易成為股價上漲或下跌的起始點,可當作各種投資策略選股時參考。 不過,消息公布時間與股價變化不同步、且資訊取得具資訊不對稱性,較難作為明確決策,加上題材消息常為主力或公司所發布,易有「利多不漲」或「利空不跌」的現象。蔣明誠先生提醒,投資人若要使用題材面挑選進出場點,需要格外謹慎。 分析模式3:籌碼面 籌碼面包含主力、法人、散戶、公司派買賣狀況等相關資訊。籌碼資訊與股價每日變化同步,且籌碼資訊取得並無資訊不對稱性,故籌碼安定性常為選股依據。 籌碼面與技術分析也有高度連動性,為技術指標的前導指標。不過,有些股票主力籌碼變化快,投資人不易掌握籌碼的安定性;或是主力籌碼常有多個人頭帳戶,實際分布狀況不易察覺,因此籌碼面分析也不太適合用來判斷明確的進出場點。 分析模式4:技術面 技術面分析工具包含量、價、K 線、指標、均線,與股價即時變化同步,且取得技術分析相關資訊並沒有資訊不對稱性,可作為各種投資策略的選股依據,可用於判斷明確的進出場點。 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瑪(Eugene Fama)曾提出「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所謂的效率市場,須符合 3 種條件: 1. 所有資訊是公開而免費,資訊取得具對稱性; 2. 投資人都是專業分析師,具備理性分析能力; 3. 投資人皆能密切注意股價,並隨時適當地調節所持有的證券,理性進行停損及停利。 蔣明誠先生指出,效率市場依市場價格所能反映的資訊種類來區分,可分為「弱式效率市場假說」、「半強式效率市場假說」與「強式效率市場假說」。 以下分別說明 3 種型態: 弱式效率市場假說:該假說認為,當弱式效率市場成立,那麼過去的價格變化、交易量及其他資訊,都已經充分反映於價格上,那麼奠基於歷史資料的技術分析,無法獲得超額利潤。也就是說,技術面是無效的。 半強式效率市場假說:該假說認為,股價已完全充分地應所有市場上已經公開的資訊。因此,投資者無法因為分析這些情報而獲得超額利潤。也就是說,技術面及基本面分析是無效的。 強式效率市場假說:該假說認為,股價完全充分反映已公開及未公開的所有資訊。也就是說,技術面、基本面及內線消息是無效的。 不過,在現實的投資市場,並不符合上述任一種「效率市場」的條件,因為市場當中的資訊並非公開且免費,也並非人人都是專業分析師,更別說是人人都能即時對手中股票做出正確反應。 最後,蔣明誠先生表示想要運用技術分析投資股票市場,確實是有效的。只要用對策略及方法,想要獲得超額報酬,絕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