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陳澤坤【天陽學院】:搞清楚是在投資公司還是買賣股票

大家都知道,無論做什麼事,做事的目都是很重要的,比如說,你健身是為了擁有一個好身材,或者你學金融,是為了以後能找到一個高大上的工作,可以說,做任何事只要沒有明確的目標,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大家都知道,無論做什麼事,做事的目都是很重要的,比如說,你健身是為了擁有一個好身材,或者你學金融,是為了以後能找到一個高大上的工作,可以說,做任何事只要沒有明確的目標,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無論你再怎麼自律,都很難堅持到看到成效的時候,以為你缺乏了那個最核心的理由。同樣的,說到投資,大家進入股票市場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這決定了大家會以什麼樣的方式思考,賺怎樣的錢。   無論你現在是個投資新手,還是你在股市上已經打滾了數年,你有認真的想過,投資股票的⾸要⽬的是什麼嗎?想法不同,到最後的到的成果顯然也是不同的。今天陳澤坤先生就要與大家分享,投資股票的兩種主要心態,讓你能夠更加明確你的目標,才不會到了數年後依然找不到自己盈利的那條路。假設現在發現走歪了,就能快馬上更正回來,好了話不多說,我們馬上開始吧!   股票的確有很多派系,但是大道至簡,最本質的兩種思維就是你買股票究竟是為了持股,還是為了賺錢?陳澤坤先生表示講的白話一點,就是你股票投資最終⽬的是為了獲得股權份額,還是為了獲得現⾦?有些讀者聽了這句話,會覺得非常可笑,我來到股市就是為了賺錢呀,這還需要問嗎?   其實呀,這問題沒那麼簡單。只要我們繼續深入思考的話,就會發現前者為了持股叫股權思維,而後者為了賺錢,叫股價思維。究竟這兩種看似相似的思維有著什麼本質上的差別呢?先來說說股權思維。   股權思維   在股權思維下,我們買入股票就是買入公司的一部分,所有短期的市值波動和市值回撤都是幻象,也就是說,我們持有⼀家公司的股權份額⽐例,在我們買⼊的那⼀刻已經決定了。 ⽆論短期內股價如何波動,我們的持股數量⼀股都不會多,⼀股也不會少。比如說,有股權思維的投資者往往更在意⽬前⾃⼰有多少股大眾銀行的股票,⽽不是單單只看著大眾銀行目前的股價是是多少。   那我們要如何測試自己是股權思維還是股價思維呢?陳澤坤先生說,其實很簡單,假設說你手中持有的一家公司的股票,突然暴跌了,你會感到開心,還是憂慮?又或者說,每當獲得公司派發的現金股息時,你會把那些得到的現金去做為其他的用途,還是繼續用來購買更多的股票?股權思維的投資者常常會因為持股⽐例的上升⽽開⼼,很少看見他們是因為股價漲了而開心,反而會更加憂慮,因為股價持續的漲,在之後要增加股票數量的時候就顯得更加昂貴了,因為所要用的資金就更多了。   股價暴跌時,給予投資者買入的機會,而不是賣出的機會,很可惜很多人都弄反了,難怪股市裡贏錢的僅有少部分人   股價思維   相反的,在股價思維下,他們看待股票有沒有價值,往往是通過市值的多少而定。股價一旦漲了,他們就會非常的開心,股價若下跌了,他們就會非常的憂慮。當股價波動的時候,那種興奮與痛苦交錯就很自然的出現了。   陳澤坤先生覺得要更加了解股價,就必須弄清楚股價是如何形成的,股票的開盤價是通過當天的第一筆成交價來決定的,同樣的,股票的閉市價也是由市場上最後⼀筆交易的成交價格決定的。如果一個人非常看重股價的話,這猶如把⾃⼰的“快樂”和“痛苦”都建⽴在達成第一筆以及最後⼀筆交易的那兩個不相⼲的⼈的決策上,這樣聽起來真是⽆⽐的不可思議。   若你常常把自身的財富與股票的市值捆綁在一起,所有的痛苦和煩惱就都來了,你每天的情緒都會非常的起伏不定。   如果你想做個合格的投資者,就應該要有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的心態,這樣你才能在股票投資這條路上走的更穩更遠。   投資的本質   股神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就曾經說過,要把股市當成一個市場先生,它的任務就是每天來向你報價,你可以接受它,或者是不理睬他。在股權思維下,市場僅僅是⼀個報價器,提供⼀個買⼊股權的通道。他能夠幫助你將你手上的現金通過股票市場轉換為某家公司的股權資產。   如果用⼀句話總結出投資的本質,那麼這句話就是:“投資是放棄⼀種資產,獲得另⼀種資產更多的未來現⾦流的折現值”   用陳澤坤先生的話來說,你必須放棄你對於手上現金的使用權,去換得一家優質企業的部分擁有權,而這個部分擁有權,在未來的某一天,會為你帶來更多的收益。   不同的價格買入的股票,其實在他們的眼裡並沒有什麼不同,有些投資者可能沒有意識到不同價格買⼊的股權,因為他們更注重的是長期的收益,眼下的這一兩筆交易根本不會影響什麼,⽐如說,17塊錢買到的台積電,與18塊錢買到的台積電,其實含金量都是一樣的,都是同樣的EPS,同樣的NTA,同樣的現金流,這又好像你在市場上買的8塊錢啤酒,以及9塊錢的啤酒,只要牌子是相同的話,味道也是相同的,並沒有什麼不同。   比起用多少錢買,股權思維的投資者更看中的是他們究竟買了什麼。當然陳澤坤先生表示這裡不討論那些極端的價格,比如說暴跌後1塊錢,與暴漲後10塊錢相同的股票,這裡說的是股市正常的波動,在長期思維下,其實都能夠忽略不計。   在股權思維下,注重的是公司所派發的紅利,也就是管理層與股東分享的果實。一旦買入,就沒有什麼成本的概念了,很自然的也就沒有所謂⽌損、⽌盈的概念了,因為⽆論股價如何變化,持有的股份數量都沒變,你在那家公司的持有比例也不會因為市場的暴跌而改變。如果你持有的股數佔整個公司的1%,那麼無論去加去到哪裡,你持有的都是1%,當然在這裡我們暫時排除那些私下配售的情況。   股權思維投資者還需要賣股票嗎?   那麼難道擁有股權思維的投資者永遠不用賣股票嗎?陳澤坤先生認為這也不一定,在之前的課程裡他說到,以股權思維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如果遇這個狀況,建議賣掉股票,那就是公司基本面出現變化,導致影響公司的主營業務,或者是對公司看⾛眼,當初投資的理由已不存在。   投資者的關注點就只在於兩個問題,那就是,“我持有的公司的內在價值是否越來越高?”   以及“我在這家公司持有的股權份額能不能越變越大?”   簡單來說,公司內在價值不但要年復一年緩慢增長,而且手中的票數也要越來越多,二者缺少一樣都很難走向財富自由之路,很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為什麼你買台積電領的股息不能讓你財務自由,而其他的投資者卻能呢?你們持有的不是一樣的東西嗎?其實重點就在於股數,你手中持有的1000單位,與後者持有的100萬單位,領到的股息怎麼可能相同呢?   相反的在股價思維下,成本價、市值、浮虧、浮盈、⽌損、⽌盈、這些字眼就會常常出現在腦海了,因為主要看的就是價格的走勢,跌了就是虧,漲了就是賺。股價思維的投資者看重的是股價近期內有沒有創新高,這個月的浮盈有多少,又或者是要不要賣掉那些長得慢,然後加註在那些漲得快的股票呢?等等如此的思維,所以,股價思維不怎麼關注企業,而是更緊盯市場。   股市長期是有效的   著名價值投資者,喬爾·格林布拉特看待價值投資有兩個看法,第一,價值投資是有效的;第二,價值投資不是每年都有效;第二點是第一點的保證。   正因為價值投資不是每年都有效,所以它是長期有效的;如果它每年都有效,未來就不可能繼續有效   這句話完美的解釋了格雷厄姆看待市場的觀念,也就是市場短期是個投票機,長期是個稱重器,市場短期肯定會出現價值判斷錯誤的時候,好的股票也會跌,就是這個原因,但是長期看來市場肯定錯不了。陳澤坤先生強調,如果我們要長期做好投資,就要記得,市場在⻓期是⾮常有效的,它從來不會虧待任何⼀家優秀企業,也不會放過任何⼀家爛公司。   那麼為什麼股市長期是有效的呢?為什麼美國大盤長期都是上漲的?你有沒有發現,無論經歷過多麼嚴重的金融風暴,下一次肯定能夠漲回去,甚至飛得更高呢,這究竟是為什麼?陳澤坤先生說,其實要明白股市長期有效的這個理念,非常容易理解,因為在人類的歷史演化中,作為一個整體,短期可能理性,也可能非理性,但長期一定是理性的。如果人類長期都是一個非理性,甚至是一個瘋狂的物種,早就被大自然法則給淘汰了。人類之所以能一代代的繁衍到今天,都是物種演化選擇的結果。   人類短期可能經常做傻事,總會在事情明白過來後才來後悔。很可惜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明白過來。   對於整個人類發展軌跡而言,人類在長時間內總是能夠找到對自己的發展最有利的方向,這就是為什麼市場長期肯定是正確的。   市場長期發展下來,肯定是特別讚賞那些優秀的公司,所以說,要賺錢也能通過投資優秀的公司來獲得。   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市場明天後天的情緒,股市難以猜測,即使是平庸的公司股價明天可能也會上漲;優質的公司反而會下跌。但是長期而言,優秀的公司長期肯定是上漲的;平庸的公司股價長期多數平平,因為平庸的公司無法為投資者創造出足夠的淨利潤去覆蓋買入成本,更不能為投資者達到【投入現金,收回更多現金】的滿意回報。   你現在你知道了股市長期都是上漲了,你就可以更加放心,只關⼼公司的經營情況,十年甚⾄數十年都可以不看股價⼀眼。市場⻓期是有效的,拉⻓時間股價⾃然會跟上,不⽤我們操⼼。你知道嗎,三十年前,有一群薪水只有千多兩千塊馬幣的上班族,無視股價漲跌,堅持買入大眾銀行的股票,慢慢積累,得到了股息後繼續投入,年底拿到了花紅購買更多,三十年後的這些叔叔阿姨,個個已經不必為他們的退休生活煩惱了,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你看這就是專注公司基本面,持續存股的力量。說來說去,還是那個道理,買的公司,其生意要越做越大,而你手上的票數要越來越多,二者缺一不可。手上握著優質公司的股票,才能帶你穿越牛熊,度過一個個經融危機,但好消息是,每次的暴跌後,迎來的就是身家的翻倍。   熊市只會影響市場,不會影響公司   所謂熊市,不過是⼤⾯積群體性情緒悲觀,與公司的經營⽆關。當熊市出現的時候,股權思維下的投資者要么什麼也不做,要么去尋找那些極度廉價的股票,趁機收納更多來壯大自己的投資組合。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熊市只會影響股價賺錢,但不會影響公司賺錢,你手上的那些股票背後代表的公司都還在正常的運作呢!把公司與市場區分開來,這個思維真的很重要!   對股權思維投資者來說,股權才是最終的⽬的,現⾦是⼿段,拿到的分紅或者是多餘的閒錢,都會很紀律的再次投資;相反的對於股價思維投資者來說,現⾦才是最終⽬的,股權只是他們手上拿來交易的證券罷了,只要是會漲的股票,就是好股票,其背後的公司根本不重要!   大多數的股價投資者,特別是散戶,買⼊股權的那⼀刻就總去想什麼時候賣,賺百分之多少就賣,似乎賣出才是買⼊的⽬的。他們總是⽆法理解,買⼊這⼀個動作完成之後,其實就完成了投資的目的,就是用手上的現錢,去換一個能賺更多錢的東西。   陳澤坤先生認為身為散戶,投資的是自己的錢,自然沒有什麼來自客戶的壓力,所以並不需要像那些專業投資者,⼀定需要賣出的動作。那些VC風險投資人也同樣一樣,他們有客戶需要交代,所以必須要有退出策略,好讓盈利實現化。   總結   總的來說,既然我們已經清楚地知道了股市上期總是上漲的,以及股票背後代表的是一家活生生的公司,那麼,我們只需要做⼀件事,那就是不斷地尋找優秀公司,有穩定派發股息的更好,並利用我們手上的錢去投資他們,忘掉股價的漲跌,只專注在公司的基本面裡,這樣長期下來,我們幾乎可以肯定是獲利的,手上的股票也會越來越多張,價值越來越高。   在影片結束前再問你一道問題:“股票投資的最終⽬的是為了獲得股權份額,還是為了獲得現⾦?”。陳澤坤先生表示要記得,戰略⽅向選擇對了,戰術有些許缺陷,也不過是快與慢的問題。但反過來,戰術的優勢卻彌補不了戰略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