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蔣明誠「明誠學院」:私房選股心法,找到「一直漲的股票」

蔣明誠先生2014年於富邦證券邀請擔任證券操盤分析師,時常在電視分享投資經歷,榮獲正聲廣播、News98財經廣播頻道(股票連線)“年度最佳投資顧問”,後續還曾擔任彭博財經、CNBC等多家電視媒體特邀嘉

蔣明誠先生2014年於富邦證券邀請擔任證券操盤分析師,時常在電視分享投資經歷,榮獲正聲廣播、News98財經廣播頻道(股票連線)“年度最佳投資顧問”,後續還曾擔任彭博財經、CNBC等多家電視媒體特邀嘉賓,他在市場上有著「波段預言家」稱號,曾經做出 40倍收益的記錄。   該如何找到上漲超過30%的翻轉人生贏勢股?蔣明誠先生認為,股價反映的是公司未來價值,股價一直上漲,代表公司不斷成長。成長的動力來自於趨勢,趨勢中的贏家——贏勢股,就是投資人要找的金礦。   投資如探險,要找到金礦,就要先找到對的方法,蔣明誠先生問自己:我要的投資模式是什麼?答案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賺到最多錢」,也就是同樣時間、同樣資金之下,賺的要比別人多,而且虧的比別人少。但投資不是許願池,把錢丟進去,願望就會實現。   贏勢股是千里馬,但我們也要能是伯樂   投資賺錢有 3 個方式,一個是買漲得多的股票,一個是買漲得快的股票,一個是買很容易上漲的股票。當然,如果可以找到同時具備這 3 個特質的股票更好,但蔣明誠先生相信,你不是在做夢,就是先知。   想要漲得多可以找跌深反彈股,想要漲得快可以找股價波動大的妖股,想要容易漲可以找穩健的成長股,漲幅(漲得多)、速度(漲得快)、勝率(容易漲),三者難以兼得。   這些要素中,漲幅和速度都是上漲後的報酬率,而勝率表示上漲的可能性,如果連上漲可能性都沒把握,那麼追求上漲後的報酬率更像緣木求魚,想通之後,我選擇了勝率。   勝率,決定在對公司的把握度   勝率是看股價上漲或下跌的機率,報酬率是看股價會漲或跌到什麼價位,勝率可以因為對於個股的了解程度而增加,所以能夠掌握在自己手上,而報酬率會到什麼價位,是整個市場操作的結果,所以是取決於市場。   因此,蔣明誠先生覺得勝率比報酬率更可靠,畢竟,猜漲或跌,比猜漲或跌到哪裡還容易,也更真實。如果連漲跌都難以掌握,就更不用預測價格會到哪裡。就像是看到樹葉在飄,推測風的方向容易,但要預測樹葉在哪著地,相對困難許多,必須再看風多強,並且能刮多久。   《孫子兵法》中言:「善戰者,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擅長打仗的人,都會努力尋求對自己有利的態勢,而不是苛責別人。追求勝率的另一個優點,就是能夠維持贏家的氣勢。當虧損多了,會降低投資信心,也會變得猶豫不決,影響到後面的判斷,而贏家有更多容錯空間,決策也能維持果斷。   勝率高或低,決定在我們對公司的把握度,無論是從基本面、技術面或是籌碼面,但報酬率高或低,就是取決於市場的共識。但了解市場,比了解公司難得多,例如當一個產品出現短缺,我們能判斷哪些受惠股會上漲,但最後個股實際漲了多少,就得看市場熱度。   像是一個朋友,在 2020 年時精準判斷疫情會導致塞港,航運股上漲機率很高。他投資後也的確賺了不少,但也因為太早賣出而少賺更多,就自我調侃:「我以為賺 1 倍已經夠多,原來可以賺到 3 倍。」   趨勢是股價創新高的幕後推手   勝率,就是指股價上漲的機率,要找到高勝率的個股,也許要先知道什麼股票能一直上漲。於是蔣明誠先生與自己展開了思辨:   「什麼股票能長期不斷上漲?」   「未來越來越好的公司。」   「未來越來越好,具體而言是什麼?」   「是未來能夠不斷成長的公司。」   股價反映的是公司的未來價值,能一直上漲的公司,代表能夠不斷成長。只要成長時間夠久,獲利就能不斷放大,股價也能不斷創高。   成長的背後都有股力量,例如台積電(2330)長期上漲的力量,來自於科技會不斷進步,晶片需求永無止境的提升;而亞馬遜(AMZN)的上漲力量來自於雲端服務,在數位趨勢,企業有更多雲端計算與空間需求。這些力量,就是未來的成長動力。   接著,蔣明誠先生又問自己:「什麼樣的成長動力最持久,也最難被外力改變?」若能回答這個問題,也許就能找到選股的邏輯了。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蔣明誠先生歸納分析全球股價長期表現最好的那一群,發現他們的成長有個共同特質,就是受惠於趨勢,在同樣趨勢中,又以龍頭股股價表現最好,因為是受惠於趨勢的贏家,因此,他稱為贏勢股。   當市場受惠趨勢而成長,贏勢股也憑著自身優勢取得先機,並且拉高進入產業的門檻,獨自汲取市場成長的養分,滋養股價不斷上漲。   贏勢股,是追求勝率的解答   投資贏勢股,關鍵不在於誰賣得好,而是誰買得早。只要趨勢尚未改變之前都無須賣出,因為賣了之後,往往會再用更貴的價格買回來。因此贏勢股是早買早享受,晚買也沒折扣。   贏勢股給人的既定印象是股本大,上漲緩慢,需要長期投資才能賺到錢,但其實並非如此。2008 年金融海嘯至今,全球股市屢創新高,大多是由不同的贏勢股帶動,例如台股的贏勢股代表是台積電(2330),若從 2016 年持股至今,報酬率超過 3 倍;美股有更多贏勢股,若從 2016 年持股網飛(Netflix,美股代號 NFLX)至今,報酬率超過 4 倍;而同期間特斯拉(TSLA)報酬率超過 20 倍,因此,投資贏勢股,看似慢慢賺,其實賺更快。   因此,從反覆思辨中,蔣明誠先生得到了結論,當大家追求的是勝率,那麼趨勢就是解答,只要能從趨勢找出龍頭股,就能得到勝率最高的股票─贏勢股。   基本面分析:從文字和數字看到未來   基本面是從產業與公司資訊找到投資價值,了解基本面的第1步是要過濾資訊,大數據時代裡,缺的不是資料,而是「有效、正確」的資料。   第2步是要畫出好公司的輪廓,才能更有效率的選股。最後,雖然基本面趕不上股價變化,但反過來看,基本面其實在放眼未來,不是汲汲營營的追眼前股價,而是預判未來,站在未來的終點,等著股價慢慢靠近。   放眼未來是基本面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多人會拿過去的財報,討論一家公司的好壞;拿過去的本益比,討論股價貴不貴。   但,股價是反映未來,基本面也是如此,雖然我也會拿過去的基本面,來檢視公司現在的執行力,但過去的資料只會反映過去的股價,要預估未來的股價,只有當我們預判未來時,才計算得出公司有多少投資價值。   贏家都具有相同特質   成功的人有相似的態度,好公司也有相同特質,像是技術優勢、規模優勢、成長強勁等。蔣明誠先生研究一家公司,會用下面幾個面向來看,它是否能成為贏勢股:   1. 公司發展歷程   公司沿革是一家公司的基因,決定成功的機率。很多事情可以後天努力,但對趨勢而言,只有掌握先機才能成為贏家。   趨勢像是突然行駛於站臺的子彈列車,如果沒趕上列車,想追也追不上。因為先進者能擴大規模,或是提升技術拉高進入門檻,先卡位,等到其他人上車後,發現位子都沒了,也只能掃興下車。   蔣明誠先生喜歡的贏勢股,是公司創立至今只做一件事,像是微軟(MSFT)只做商用軟體、特斯拉(TSLA)只做電動車、Nvidia(NVDA)只做繪圖晶片等。   當同樣的時間專注只做一件事,就能做得更精,拉開對手差距,李小龍曾說過:「我不害怕曾經練過一萬種踢法的人,但我害怕一種踢法練過一萬次的人。」因為成功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2. 領導者背景   領導者是公司的靈魂人物,他的價值在於,在關鍵時刻做出精準決策,能決定榮景有多久,如果沒有漢武帝和唐太宗,可能歷史課本又變薄了不少。   雖然巴菲特說過:「你應該投資即使是笨蛋都能經營的企業」,看起來似乎有所抵觸,但其實並無衝突,因為巴菲特喜歡傳產股,成長也相對有限,而其中的贏家往往是獨霸產業的既得利益者,如果連笨蛋都能經營,表示龍頭地位牢固,即使競爭對手是天才,也難以扭轉局面。   但贏勢股不同,市場會變大、技術會突破,如果贏家停止努力,那麼勝利也只在眼前。很難想像,沒有賈伯斯的蘋果(AAPL)、沒有張忠謀的台積電(2330),和沒有馬斯克的特斯拉(TSLA),公司現在會變成什麼樣子。   3. 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最重要的,是看大股東的持股比例與背景。持股比例越高,籌碼就更穩定,股價波動較小;持股比例越低,籌碼就越凌亂,股價波動也越大。   蔣明誠先生喜歡前10大股東持股超過50%的公司,但並不是鐵則,如果市值超過新臺幣1,000億元,這個參考性就會下降,因為市值越大,股權也會相對更分散。   大股東如果是管理階層的家族、國家主權基金、壽險退休基金等,對投資就更加分,因為他們更懂股票,也能長期持有。   波克夏公布每季持股名單時,比例大增的股票,隔天也容易大漲,大家都想跟單巴菲特,如果要賣股,也能多一份警覺。但如果大股東是市場派的主力,那麼未來董監改選時,也可能會有經營權之爭。   4. 產業成長性   產業成長多快、成長能延續多久、產業未來的變化,找出這3個問題的答案,就能知道值不值得研究。我喜歡成長超過10%,並且能延續5年以上的產業,若再加上不會出現可能顛覆產業的新科技,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