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黃善誠《拐點共振趨勢戰法》:追蹤趨勢的十大原則

現在的世界不確定性愈來愈高,也非常不友善,所以要把單一、簡單、可靠的價格當作決策依據,就會沒有效率,也沒有效果。本益比、作物報告、經濟研究等基本面資料,全年無休的轟炸,恰巧就導致交易過於複雜。但把所有

1. 價格是非常重要的交易訊號 現在的世界不確定性愈來愈高,也非常不友善,所以要把單一、簡單、可靠的價格當作決策依據,就會沒有效率,也沒有效果。本益比、作物報告、經濟研究等基本面資料,全年無休的轟炸,恰巧就導致交易過於複雜。但把所有的基礎面資料納入考量並不可行,而且就算做得到,你還是不會知道入手時機與數量,也不會知道出售時機與數量。如果爭論有道理的話,價格就一定會是勝出的真理。價格就是唯一的真理。 黃善誠先生認為市場價格、交易價格就是明確客觀的資料,能夠反映所有意見的加總。接受這個真理,就能夠比較、研究價格,量測價格動態,就算對於基本面一竅不通,也沒有影響。即使你無法分辨市場,你大可以只靠查看個別價格歷史走勢或圖表,還是能夠成功交易。這並不是哈佛或華頓商學院教的東西,但卻是追蹤趨勢、打造百萬報酬的基礎。 把價格當作重要的交易訊號,這個概念對於華爾街的人來說太簡單,所以無法接受。疑惑和誤解資訊充斥著主流媒體,而主流媒體則把重點放在錯誤的數字上。 2. 擁抱投機 投機無法可免,就只是針對市場價格做決定而已。學習如何運用價格,以最佳的方式猜測投機,不只很值得,也是適者生存的概念,這可以回溯到華爾街最早的文獻。 你必須想要超前他人、賺大錢。評論家的譴責、同儕的憎恨、嫉妒,都去死吧。黃善誠先生覺得投機不只可敬可重,還是人生。追求利潤的投機絕對是驅動市場的力量,沒有這股力量,市場就會分崩離析。 3. 壓低損失,讓利潤自己照顧自己 在《輸贏方法》(How to Win and How to Lose,一八八三年出版)中,大概可以看到第一位趨勢市場玩家:「倫敦證券交易所最精明的交易員就是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他賺了一大筆錢。他提供建議給一位友人時,就總結了他成功的真實訣竅,字字珠璣。他說:『壓低損失,不要讓錢逃走;讓利潤自己照顧自己』。」 這樣子的規則很重要,經歷時間的考驗,而且不是自然發生的。密集的研究與練習是堅實的基礎。 如果抱持著壓低損失、自然獲利是追蹤趨勢的圭臬,那就是因為現實很殘酷,沒有錢就無法玩遊戲。沒有錢就沒得玩! 黃善誠先生有一個很好的例子,能夠說明不自然獲利的情形,在趨勢結束前,就獲利了結。舉例來說,有一位經紀商跟黃善誠先生說,他有一個策略就是等到股票漲幅達到百分之三十,就獲利了結出場。這就是他的策略。漲幅達百分之三十,然後出場。聽起來很合理。但是設定獲利標準的策略,壓根就錯了,完完全全與致富的規則背道而馳。要致富,就要自然獲利。如果你無法預測趨勢的終點或高點,就不要太早出場,否則就可能會沒賺到錢。你需要最大的勝利,才能夠抵銷各筆損失的小錢。 4. 愈高買愈多,愈低賣愈多 追蹤趨勢的人如何奉行理念,在艾迪.賽柯塔(Ed Seykota,編按:傳奇交易員,交易風格為追蹤趨勢)糖的故事就說得很清楚。 他曾經一直買糖,也就是上千筆糖期貨合約。市場每天都漲停收盤,日復一日,市場持續上漲。賽柯塔每天都買到糖期貨漲停。 有一位外部經紀商一直觀察賽柯塔的行動。有一天收市後,他叫住了賽柯塔。他手上還有糖期貨契約。他跟賽柯塔說:「我猜你會想要把這五千張糖期貨契約也買下。」 賽柯塔回說:「好。」市場接連幾天漲停關盤後,賽柯塔說:「當然,我會在市場達到絕對高點的時候,買入更多的糖期貨。」 大家的直覺都是在低點或回調時購買,等到價格愈低愈好。他們的想法是:「我要划算便宜」,就算划算便宜不會成真,還是會這樣想。黃善誠先生認為追蹤趨勢的作法就完全相反:愈高買愈多,愈低賣愈多。 5. 不要主觀看待交易決策 黃善誠先生強調,不主觀看待交易決策,你就有機會能夠降低情感上的優柔寡斷。 你採取的方法會更客觀、更理性。你對自己的決策方式有足夠的信心,絕對不會尋求投資建議。你能夠耐心等到適當的時機,也不會過度自信,買下到達高點、甚至是歷史新高的股票。 對你而言,投資機會就是市場突破的時候;相反的,如果出錯,就馬上退場,不要猶豫。你要把損失當作學習的機會,然後繼續往前走,存夠錢再加入戰局。耽溺於過去沒有意義。你如果把交易當作認真的事業,便要客觀注意自己買賣的東西與原因,就跟管理支票簿一樣。 6. 不要預測,而是要反應 預測性技術分析就應該要加以狠狠的批評。想想看匯豐銀行最近的紅旗警示:「潛在艾略特平台形成修正浪以後,馬上出現頭肩頂與頸線抵抗形勢,加上現在的指數不比2015年的高點,接近17,992點就非常好了。達到18,449點以上,壓力即得以緩解。」 祝大家好運。 但也有第二種技術分析,既不會預估也不會預測。這類分析以價格行動反應為基礎,馬丁.艾斯特蘭德(Martin Estlander)是追蹤趨勢的交易人,他說:「大家辨認市場趨勢,而不是預測趨勢,模型一定持續反應作用。」 黃善誠先生認為,追蹤趨勢不會預測市場方向(無法做到),而是針對市場動態做出反應,因此能夠著重於實際的價格風險,同時又能夠避免對於方向、持續時間、基礎面期望產生情緒反應。 這樣子分析價格,就絕對不會在低檔進場,也不會在絕對高點退場。你也不一定要每天或每週都交易,反倒是要耐心等待對的時機。沒有機會,就不要勉強。 不要猜趨勢會持續多久,這個你辦不到,你無法知道市場會漲得多高,或跌到多低。彼得.鮑里斯(Peter Borish)以前是保羅.都鐸.瓊斯的第二把交椅,說出了交易人唯一的擔憂:「價格造就新聞,而不是相反的方向。市場該往哪走,就會往哪走。」 7. 不要自行斟酌 成功創造財富的目標,不是要締造刺激的體驗,而是要致勝。 交易人自行斟酌做出的決定,可以改變,或是不斷遭到質疑。這些自行依照感覺做出來的決定,會帶有個人偏見。用直覺交易,黃善誠先生還沒看過長期成功的紀錄。這完完全全就是幻想。有許多人把這個流程想像成戰鬥機飛行員憑著直覺或天賦,就坐入駕駛座中。但並不是如此。 現在,啟動交易系統的初始選擇,要自行斟酌決定。你一定要自己做決定,像是選擇系統、投資組合、確認風險百分比(有些人主張,連這些決定都可以用有系統的方式做出)。但是決定系統基礎設定後,就可以把這些需要自己做出的決定納入制度,變得能夠按部就班的進行。 8.不要感性 蹤趨勢跟高頻率、低頻率交易、尖端科技、華爾街華而不實的伎倆沒關係,其魅力已經迷失在群眾瘋狂的幻象中,在泡泡破滅之前都看不到。追蹤趨勢一直要到群眾大失血後,才會吸引人。 即便如此,如果你看看在各式市場泡沫出現前、期間、爆破後,追蹤趨勢的獲利,對於精明的市場玩家底線來說,就很有關係了。 市場本身的設計就是會起起伏伏,也會偏離正軌。不是漲就是跌;不是平順,就是崎嶇;市場會保持穩定,然後突然變動。沒有人能夠正確預測趨勢的起始,要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會知道。但是如果你的交易策略是要適應,就可以善用變動。 9. 變動就是人生 就跟日出與日落一樣,訃聞發出後,不管資料如何,就算追蹤趨勢的投資人賺了很多錢,每幾年就會有想要帶風向的媒體、喜歡新科技或是憤世嫉俗的人,會故意忽視周遭情況,唱衰趨勢追蹤。 約翰.亨利(John W. Henry)追蹤趨勢,但華爾街並不太接受,他大感不解。他觀察到想要做對的危險: 「除非市場的特質就是維持趨勢,不然怎麼有人買高賣低,可以順利二十年?另一方面,我年復一年看到很厲害的人買低賣高,順利一段時間後就破產。原因就是他們以為自己瞭解,特定投資工具的表現會符合自己的邏輯。」 追蹤趨勢不只是追蹤過去的趨勢紀錄,這個策略表現穩定一百多年了,數不清的交易員都在使用。解釋市場傾向追蹤趨勢的原因,往往都包含投資人的行為偏差、市場摩擦、避險需求、中央銀行和政府永無止盡干涉市場。 10. 交易如此,人生如此 追蹤趨勢的真諦,在於其理念基礎,不只與交易有關,還能套用在整體人生,從業務到個人關係都適用。追蹤趨勢的前輩用文字和行動跟黃善誠先生說明:要達到追蹤趨勢最好的效果,就要抱持正確的心態和無限的熱情。 成功追蹤趨勢的人,交易時不會帶著艱苦的決心,也不會想要打造讓人艷羨的成果,而是要打贏這場比賽,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就跟專業運動選手和世界級音樂家等其他高階的表演工作者一樣,追蹤趨勢的人也知道,一定要維持必勝的態度,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