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黃善誠《拐點共振趨勢戰法》:2023想獲利,請先破除這些迷思

面對景氣一片慘淡、投資人亂了陣腳,在這裡黃善誠先生提出4大常見迷思,並提醒大家:不想成為股災受害者,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先深刻投入時間了解自己手上的標的。

面對景氣一片慘淡、投資人亂了陣腳,在這裡黃善誠先生提出4大常見迷思,並提醒大家:不想成為股災受害者,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先深刻投入時間了解自己手上的標的。 想賺取超額報酬 有些道理要刻在心上 2014年3月的某一天,黃善誠先生的朋友很緊張地跑來跟他說:「剛剛我去銀行,銀行行員跟我說,指數會跌破6,000點耶(當時指數在8,700點)!」朋友知道他長期投資股票,於是勸他趕快把股票賣了,但結果是時隔8年,不但指數沒有跌破6,000點,反而最高還一度站上18,619.61點。 這個例子告訴大家,在投資的道路上,會有人不斷地善意提醒你,並且給你意見,但是,也許銀行行員是跟你打屁閒聊,找個話題隨便講講,只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之後再一傳十、十傳百⋯⋯如果對自己的投資沒有深入了解,聽到這些小道消息與建議,很容易會影響自己的投資決策。 不想再當賠錢輸家 破除理財盲點 近年來股市屢創新高,於是黃善誠先生的粉絲團進來了很多新朋友,有不少人開宗明義請黃善誠先生介紹好股票給他,甚至還有人想要賣房子,押身家,黃善誠先生總是建議他們,別急著進市場,也不要急著為自己的錢找出口,先大量閱讀相關的投資理財書籍,提升自己的財商知識,這樣才能夠評估自己適合哪一種理財方式。 把錢放在股票投資,也不是人人都賺錢,或者套句市場的「82法則」─有80%以上的投資人,最終都會賠錢出場。在股市想要有超額報酬,該怎麼做呢?在二十幾年的投資生涯中,黃善誠先生所接觸到的投資人往往有一些的迷思,這裡就分享給大家。 迷思1:太過重視月營收增減 月營收的增減一般來說與獲利呈現相關連動,但是,如果你以為這是絕對,很容易落入市場的圈套。 常見的新聞手法是告訴你公司營收大增,讓投資人以為獲利勢必爆發,以黃善誠先生手裡的一檔個股大豐電(6184)最為經典。2015年1月,財經媒體發布大豐電營收大增98.8%,讓投資人以為撿到鑽石,事實上,是因為2014年12月1日大豐電買下轉投資的台灣數位寬頻有線電視這家公司所有股權,所以自12月1日將營收併入合併營收。 台灣數位寬頻本來就是台灣大的金雞母,併入大豐電合併報表後,股本增加近1倍,營收增加1倍也是正常的,於是很多投資人隨著跨區經營的利多消息進場,大豐電股價攀到61.2元的高點。事實上,在2015年大豐電獲利因為跨區經營的殺價競爭,逐季衰退,但是投資人只看到營收增加就勇敢追價,隨後2015年第1季財報揭露,可以看到大豐電單季營收年增92.11%,EPS卻僅成長9.85%。 所以看到市場一家公司營收增加的消息,你應該先去確認營收增加的原因,是否和股本增加、取得轉投資公司控制力而納入合併報表等因素有關,這些都可以從財務報表附註或者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 迷思2:市場具獨占性可隨意漲價 很多人以為製造商在市場具有一定的市占率可以任意漲價,想賺多少就賺多少,這是不了解貿易商在市場的角色與運作機制,好比2015年11月國內高麗菜價格,在零售市場大漲到1顆200∼300元之譜,於是貿易商就從東南亞地區進口高麗菜來台販售。只要加上運費跟關稅等相關費用還有利可圖,貿易商自然會跳出來賺取這個利潤。 有人說,大統益(1232)沙拉油市占率位居全國第一,可以完全轉嫁成本給消費者,那麼,你知道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黃豆生產地,依據比較利益原則,美國製造出來的沙拉油成本將更為低廉,一樣容量的沙拉油,美國出口到中國的零售價格只需要台灣本地製造的三分之一,只要市場價差能夠讓貿易商進口還能有利可圖,貿易商就會設法進口販售。 這就是貿易商具備「調節市場價格」的功能,另外,產品會有替代性效果,比如大豆油一旦變貴,家庭為了省錢就會選擇橄欖油等其他較便宜的商品,不見得需要跟商業用戶去搶昂貴的大豆油。 2022年歐洲天然氣危機、美國加州電網危機,都促使各國重新啟用燃煤電廠或是延長核電廠運轉年限,燃煤價格因為能源替代性效果大漲,太陽能產業開始從谷底翻身,羽絨衣大廠也因為冬天保暖需求而訂單大增,這些都是商品的替代效果。所以,當大家在思考商品是不是有獨占性時,請先思考有無替代性產品,這樣較為適切。 迷思3:成交量太小的股票不好 如果是短線投資者,成交量也許是必要的選股條件,可是當你決定長期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你決定買進的條件應該是「在好的價格,買進一家好公司的股票」,那麼,何必在乎這檔股票的成交量,而且所謂的成交量低,其實有時候也代表賣方惜售,買方又不願意提高價格買罷了,就是買賣雙方價格不合意而已。 有人說成交量太小的股票要賣時不好賣,黃善誠先生認為這並不正確,成交量高的股票若是發生重大經濟事件,持有股票的人多,反而賣股的人多到人踩人,鎖跌停板你一樣賣不出去,所以重點還是投資標的的體質是否穩健,而非以成交量來判斷是否值得投資。 迷思4:公司獲利衰退立即認賠 做過生意的人應該都有深刻體會,只要這個行業有超額利潤,市場上就會有很多人抱著錢跳進來一起賺,近20年來出現好幾個經典的「一窩蜂」行業,例如保齡球館、加油站、葡式蛋塔、夾娃娃機店⋯⋯20年前保齡球館蜂湧設立,黃善誠先生經常跟同事去屏東內埔打保齡球,當時在屏東內埔同時有3間保齡球館,在激烈競爭的狀況下,1局只要15元,憑軍人身分證每局再少5元。 所以每次跟同事去都是一人一個球道,每個人打10局,打到手指頭都腫了起來,在過度競爭的狀況下,財務體質不佳者會因為虧損陸續退出市場,於是在市場上生存下來的廠商,就重新擁有定價能力,2022年時大魯閣(1432)保齡球館價格已經來到約每局70∼120元。 所以當一家公司獲利衰退時,你應該評估其所處產業是否已經被取代而永久衰退,如果只是短暫現象,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在低檔加碼,未來景氣循環時,會擁有不錯的報酬。 掌握科技脈動 抓住獲利先機 除了破除上述迷思之外,黃善誠先生認為投資人應該要了解科技變化對投資標的的影響。在還沒有智慧型手機前,無敵(8201)生產的電子翻譯機,許多學生人手一台,在2008年之前,黃善誠先生經常得處理學生電子翻譯機失竊的事情。 可是當智慧型手機跟行動網路普及後,Google線上免費全文翻譯,幾乎完全取代了電子翻譯機,於是無敵本業現在年年虧損,這個產業黃善誠先生認為很難再爬起來了。這代表了一件事,只要智慧型手機App功能可以取代的東西,未來都會消失(除非你是專業人員,需使用專用設備)。 現在連第四台也因為很多人用手機App追劇,以及改用電視盒(也是內置Android系統),以至於有線電視收視戶漸漸減少,有線電視公司不得不轉由以光纖寬頻上網服務為主軸,以彌補收視戶的衰退,從這點可以看得出來,未來所有的內容產業都可能式微,網際網路的特性會串聯全球節目,電信公司跟第四台的重心都會放在數據與加值服務,收數據的費用了。 投資是用自己辛苦賺來的錢,你可以努力工作,將賺來的錢審慎投資,培養自己理性的分析能力,投資路上才能永保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