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楊正豪台股操盤手:買進賣出的6大投資金律

以下是楊正豪先生整理的買賣股票的重點和參考原則,如果你有任何買進或賣出的疑問,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以下是楊正豪先生整理的買賣股票的重點和參考原則,如果你有任何買進或賣出的疑問,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 注意:以下建議需要搭配大範圍分散的指數投資,不適用於操作個股或主動投資。 買進的基本原則 1. 讓資金儘早參與市場 投資圈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最佳的投資時機是十年前,次佳的時機是現在。」將資金曝露於風險市場並承擔波動風險,長期而言會獲得比現金更好的預期報酬。當你越早把錢投入市場,可以讓持有成本越低。拿0050 來說,如果在距今十年前的2012年買入,就算不把現金股利加回去,股價到2022 年也上漲超過一倍。如果你堅持要等到50元才買,可能就錯過更多漲幅了。 回顧歷史,大家總是會覺得指數處於高點並因此卻步,但這其實就是股市長期向上的特徵。楊正豪先生表示,即使市場屢創新高,但只要未來繼續上漲,現在的高點也會變成未來的低點。即使你已經錯過十年前的漲幅,但現在還來得及為十年後的自己做準備,快讓你的錢錢進入市場吧! 2. 持有越久勝率越高 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曾說過︰「短期而言,股市就像投票機,投資人共同決定哪些公司受歡迎;但是長期而言,股市是台體重計,它將評價公司的真實價值。」 楊正豪先生認為,短期股價涵蓋許多雜訊,容易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而起伏;但只要把時間拉得更長,股價就會更加貼近市場本質。因此身為合格的投資人,「長期」投資是非常基本的重點。 長期投資的概念可以呼應「讓資金儘早參與市場」,因為資金越早進入市場,就有越多的時間享受市場的複利效果。 投資人進入市場越久,累積的報酬就越大,這正是長期投資的重要理由之一。 3. 使用閒錢投資 假設你明年打算買房,需要準備大約300萬的頭期款,而目前已經存250萬。這時有些人可能會考慮花一年時間投資理財,賺足這50萬差額。也許極少數的人真的會成功,但萬一沒賺到錢,股市還下跌30% 呢?原本的250 萬就會只剩下175萬,你與頭期款的距離就變得更遠了,買房的規劃又要推遲個兩三年。而且接下來的兩三年,你還得祈禱股市表現一定要回穩才行,否則會浪費你更多時間。 為了避免以上的憾事發生,這裡提供一個基本原則:五年內會用到的錢請放在更安全的資產類別,除非你能接受前述的損失,否則投入市場的一定要是五年內都確定用不到的「閒錢」。 看完楊正豪先生前面敘述長期持有的勝率,你應該可以發現短期股市的不確定性很高。把投資期限拉長,才能讓投資組合的波動度將降低,減少賠錢的機率。要進入股市投資,就需要面對一些波動,更要做好短期可能下跌的心理準備。 楊正豪先生再次強調:千萬不要把短期財務缺口寄託在未知的股票上。 回到買房的例子,你可能會問:那我到底該怎麼解決那幾萬的缺口呢?三種做法任君挑選:晚一點再買、買便宜一點的房子,或是努力多賺一點錢。總之千萬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選擇,否則就不是投資,而是「賭博」了。 4. 避免多餘的擇時操作 牛市VS熊市 牛市:股票持續上漲的區間,又稱為「多頭市場」。 熊市:股票持續下跌的區間,又稱為「空頭市場」。 根據摩根大通針對S&P500的研究,假如第一年投入1萬美元,20年後資產總共可以成長到6萬美元。當你因為額外的擇時交易,而錯過五千個交易日當中的10個最大漲幅日,整體報酬就會瞬間腰斬,剩不到3萬美元;而當你錯過了五千個交易日當中的40個最大漲幅日,整體報酬甚至會變成負的。 楊正豪先生指出,這項報告中還揭露一份非常驚人的數據:五千多天的10個最大漲幅日中,有七次與最大跌幅日的間隔不到兩週。換句話說,市場的報酬主要是由極端值貢獻而來,並不是每日平穩上漲,而且大漲往往伴隨大跌,無法用現在處於「熊市」或「牛市」簡單預測。 不管是抓住最大漲幅日或是躲開最大跌幅日,對誰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如果一直待在市場當中,就可以輕鬆享受資產長期成長的好處。再者,考慮到交易手續費,每次移動資金都是在耗損自己的資產。因此交易頻率高,幾乎保證會讓你虧損;把時間拉長到數十年以上,幾乎保證能幫你賺錢。大家唯一該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所有閒錢趕快進市場好好工作,而不是幫金融業者打工。 楊正豪先生警告大家不要預測任何的進出場時機。唯有讓自己的資金持續待在市場中,才可以獲得比多數人更佳的報酬,長期下來會幫你建立非常大的優勢。 賣出的基本原則 1. 不根據行情隨意停損與停利 講到賣出股票,大家的腦海中可能會跳出「停損」與「停利」這兩個詞。但你可能不知道:不管是停損還是停利,其實對指數化投資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幫助。 楊正豪先生認為,所謂的停損策略,是當股票大幅下跌,超過自己可以接受的損失時,就將股票先賣出以「停」止「損」失,確保虧損控制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對於主動投資者來說,就是要避免一次錯誤押注而面臨破產風險的狀況;但對於大家被動投資者來說,其實只要做好最廣泛的分散投資,幾乎就能避開「歸零」或「破產」的風險。 回顧股票歷史的走勢圖,你會發現就算世界充滿大小震盪與危機,人類終究會解決問題,讓一切回歸正常。依照股市長期會向上成長的觀點,停損就是多餘的操作。既然你已經知道大家幾乎不可能猜中何時會跌到最低點、何時會反轉向上成長,那麼你應該也可以理解:市場上鼓吹投資人要先停損,等落底再大批買進的人,要不就是高估自己,要不就是想賺你的手續費! 至於停利,是指當你持有的股票持續上漲,獲利達到特定比例後,就先「停」止獲「利」,將股票轉換成現金,落袋為安。 停利的論點是基於股市的震盪特性。有一群人認為:股票要在高檔時先慢慢出場,否則等跌下來,原本的獲利就「啪!沒了」。 楊正豪先生不推薦停利,還是呼應這一點:一般投資者並無法預測股市短期的漲跌。再者,細看許多停利策略,其中的數字設定大多只是憑感覺,背後並沒有邏輯支撐。例如:設定漲20%後先獲利了結,再重新開始累積複利。但股票漲20%後,就一定會下跌嗎?萬一繼續上漲,豈不是就錯過了後續的漲幅?想在股票上漲過程中,抓到下跌的瞬間,審制在落底前重新投入資金,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往往花了更多成本,卻換來更差的績效。 可能會有些人反駁:「追求不停利太過理想主義了!股票只是一堆數字而已,慢慢把股票變成現金來享受生活才是重點。」這個反駁確實有幾分道理,但同時也是對指數化投資的誤解,下面就繼續為你解說。 2. 投資目標達成時按需求轉成現金 如果你的股票永遠不賣出,確實只會是一堆跳動的數字,對生活完全沒有幫助。但如果急著賣出股票,就造成複利效果中斷,也可能讓你承擔股票短期的虧損。況且,大家無法知道什麼時候才是賣出股票的好時機,如果隨意憑感覺賣,想創造更好的績效會非常困難。 事實上,這個問題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大家會賣出股票,主要只有一種狀況:當一開始設定的投資目標已經接近達成,需要現金的時候,就放心把股票賣掉來享受成果吧! 人生中會有不少需要較大筆資金的階段性目標,例如:買車、買房、養育孩子的費用、退休⋯⋯等等,輕重緩急因人而異。沿用前面買房的例子:假設你現在25歲,規劃35歲要買房,就可以從今天開始指數化投資,累積你的資產。等時間到了,就把需要用到的錢取出來,賣出股票來支付你的頭期款,其餘部分依舊放在市場上持續增長,這才是兼顧生活開銷和資產累積的正確方式。 你可能又會碰到一個現實的問題:「萬一要花錢的時候,錢還不夠怎麼辦?」正如前面所說,除了在各種消費目標之間取捨,你也應該及早投資以讓資產開始成長。 既然所有人都不希望賣在套牢的時候,又希望資金能參與市場,就需要一個兩全其美的方式。提早開始是一個方法,但如果大家能讓資產成長的曲線更趨於穩定,就更能避免在未來需要用錢時,剛好遇到套牢的尷尬狀況──這時候就輪到神奇的「資產配置」出馬,幫助你做到這一點。關於資產配置的相關內容,大家會留在第四章好好討論。 解決99% 時機問題的買賣投資金律 最後再整理一下,進出場的問題不外乎把握以下3個大原則。楊正豪先生覺得這些大原則可以幫助你解決99%的時機問題,更可以幫助你辨別一項投資策略的可行性。 閒錢才能用來投資 讓資金盡快參與市場,並拉長投資年限 不要根據行情做出任何的主觀判斷(暫停投入、停損停利等) 綜合來說,楊正豪先生表示,指數化投資當然也有買賣股票的時候,但並非看行情猜測交易時機,而是將更多精力花在「了解自己的目標」和「規劃合適的投資組合」。從生活需求的角度出發,先設定好投資目標,再耐心等待計畫成功。消除不必要的壓力,讓時間化敵為友,才是最大的成功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