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婆媳教養難題】「妳不買給我,我叫嫲嫲買給我!」

總陷入三角關係的女兒──退讓型的母親「彤彤,不要再買娃娃了好不好?家裡已經有很多娃娃了。」母親總是軟軟地跟她說話。但才四、五歲的筱彤很清楚自己應該怎麼讓媽媽就範。她尖聲地說:「妳不買給我,我叫阿嬤買給

  總陷入三角關係的女兒──退讓型的母親   「彤彤,不要再買娃娃了好不好?家裡已經有很多娃娃了。」母親總是軟軟地跟她說話。 但才四、五歲的筱彤很清楚自己應該怎麼讓媽媽就範。她尖聲地說:「妳不買給我,我叫阿嬤買給我!」 長大後的她,已經忘了最後有沒有買到那個娃娃。 她明白自己內心更想知道的答案是:「媽媽,妳心裡有沒有我?」   「怎麼這麼晚回家啊?女孩子一個人在外面要小心……」筱彤一開門,立刻就成為奶奶關注的焦點。 奶奶連珠炮似地關心個沒完,從晚歸問到工作,再從工作問到感情,而自己的媽媽在一旁,看她進門,只是稍微點頭示意一下。 母親是專程回來幫奶奶處理外勞的事情,弄完就要回家了。   她有兩個家   筱彤有兩個家,奶奶家跟媽媽家。這兩個家離得很近,走一小段路就能到。從小她和哥哥、姊姊都是住在奶奶家,後來哥哥、姊姊念書之後,都搬回去和爸爸、媽媽住,可是輪到筱彤念書時,奶奶卻跟她爸媽說要筱彤留下來,反正她回去也得跟姊姊住一間,而奶奶只有一個人住。如果留下來,筱彤可以有自己的房間。 她記得自己只哭了一次。 奶奶生氣地說:「哭什麼哭?我對妳不好嗎?」 媽媽蹲下來,拍拍她,「是呀!奶奶對妳很好,不要哭了!」 哭是沒有用的,沒有人會為她堅持。 一直到高中考上外地的學校,她才離開奶奶家。 後來的日子裡,她總是讓自己有理由住在外面,因為即使偶爾回家鄉,也只有奶奶家有她的房間。   她「渴切」別人為自己爭執   她離家以後,也遠離了母親與奶奶間的紛爭,但她發現自己似乎有陷入三角關係的體質,總是會弄得其他兩個人為自己吵架。 在公司裡,兩個主管為了要她來自己的單位而鬧不和,自己的下屬也常力求表現,排擠對方,只希望能獲得她的欣賞;朋友間偶也會發生類似的事情,她常因為A好友對她講B好友的壞話而感到困擾,好像她必須選邊站。 殺傷力最大的莫過於感情上的三角關係。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她總是因為幾個男生同時對自己示好感到困擾,後來她愛上了有婦之夫,陷入一段黑暗憂鬱的日子,也開啟了她的心靈療癒之路。 和心理師晤談的歲月裡,她慢慢看到自己是如何「被動陷入」,甚至「主動營造」出人際互動中的競爭。 她有時對甲示好,有時和乙結盟,做一些模糊關係界線的言行,讓甲方和乙方都為了和她確定關係而努力。 現實中,她的人際關係因此變得吵鬧紛擾,但內心深處她正需要這樣的爭執,才能感受到自己在對方心中的重要性,安撫她「因為別人一個選擇,可能就要被拋棄」的恐懼感。   女兒的內心世界 「當愛有了比較」: 妳和她,誰比較愛我?   當我們呱呱墜地時,脫離了和媽媽的連結,成了孤獨的個體,接下來好幾個月的時間,儘管有母親或照顧者無微不至的陪伴,但小嬰兒身心發展狀態都尚未能理解自己以外的世界,因為他們光忙著認識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身體就非常累了。 這個階段是「一個人的關係」,在這個階段,若有照顧者的協助,就會順利地發展到下一個階段。 隨著大腦與身心愈趨成熟,嬰兒會意識到照顧者和自己不是一體的,由此開始認識「母親」這個世界上第一個「第二人」,開啟兩人關係,也可以說是我們與「所愛之人的關係」雛形。這也是為什麼當成年人的親密關係有困難,從心理治療的角度常會追溯至嬰兒期與母親的關係。 再更大一些,幼兒的人際關係會更加豐富與複雜,孩子的心裡開始能注意到「第三人」,這個人可能是父親,可能是親近母親和自己的其他人。   我們長大後的人際模式,在小時候已經有了藍圖   孩子一開始對第三人的認識,以及和第三人互動的模式與關係品質,有很大的部分取決於第二人的態度。一般來說,就是母親與其他人互動的方式。 即使到了成年期,人際關係比童年複雜好幾倍,但是其根本形式與原則仍不脫「三人關係」。換句話說,我們長大後的人際模式在小時候就已經有了藍圖。 有了對「三人關係」心智發展的基本認識,我們試著以此角度來了解筱彤的故事。 表面上,筱彤似乎和一般人沒有太大的不同。很多家庭除了父母之外,也會有爺爺、奶奶與外公、外婆共同照顧,隔代的長輩很多時候也是小家庭很好的支持。     最大的差別,在於故事中母親與奶奶的競爭關係。 筱彤的奶奶因為寂寞,所以和筱彤的媽媽競爭做母親的位置,而筱彤的媽媽並沒有堅守自己的位置,讓筱彤感受到「因為第三人的愛,所以我失去和第二人/所愛之人的親密關係」,這形塑了日後她看待第二人與第三人關係的基本架構。 她對所愛之人的愛,常帶著懷疑(和母親太少相處,加上母親無法堅定保護自己的童年經驗),所以擁有第三人的愛會是一種保障,但同時她又害怕因別人介入會失去原本愛的對象。 「擺盪」在第二和第三人之間的矛盾,成了她人際關係上的主要困擾。     母親的內心世界 「為了讓所有人滿意」: 孩子,這樣對大家都好   「我覺得我好像太在乎大家和不和諧了!」「我是不是太害怕起衝突?」「我不覺得他說的是對的,為什麼我不回嘴呢?」這是晤談一陣子的人很常會說出的反思。 「追求和諧,避免衝突」也許是人良善的一面,但做法上有健康與較不健康的區別。 如果太缺乏自信,總是把別人的負面情緒當成是自己的責任,以為只要讓出自己的福利或是位置,就能夠使另一個人開心,化解彼此紛爭,讓自己的生活因為退讓而滿目瘡痍, 這是極度不健康的做法。 筱彤的母親就是一個例子,她心裡很想要做三個孩子的好媽媽,但是又害怕成了婆婆心中的壞媳婦。 面對婆婆希望留下自己的小女兒作伴,她難以拒絕。當一個人對自己的權益與感受沒有信心,無力堅持自己的想法,反之就得為「退讓」找許多理由,可能是: 「婆婆幫忙照顧三個孩子這麼多年,付出這麼多,想要孫女多陪自己,應該不為過吧?」 「奶奶家這麼近,住哪裡差別很大嗎?我為什麼要那麼計較?」 在這些合理化的背後,身為母親,也許不是完全沒有痛苦。   不健康的「退讓」與「心理界線」薄弱有關   「非出於真心的退讓」不只需要合理的理由,甚至必須發展出配套措施。有些人為了避免衝突而勉強自己退讓,但心裡實在太過痛苦,只好啟動「否認」與「逃避」等防衛機轉。 筱彤的母親後來漸漸少過問小女兒的事情,除了想避免與婆婆競爭,更大的部分也許是無法面對自己「不想要的決定」。 不健康的「退讓」往往與「心理界線」薄弱有關。分不清自己和他人之間的情緒責任,無力在關係中保持妥善的距離,禁不起被別人討厭或不認同,這些特質很容易造成在關係中,因為別人的需要而「讓出自己的位置」。 在衝突與痛苦的當下,也許妳會覺得退讓是最簡單的方法,可是一個團體內的每個成員, 就像是時鐘裡環環相扣的齒輪,好比一個家族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不論讓大齒輪做小齒輪的位置,或是小齒輪做大齒輪的位置都不適合,而一個齒輪硬要做兩個齒輪的位置,也會影響整體運作。 如果妳發現自己是容易退讓的人。做決定之前,先試著看清楚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感受一下,對那些愛妳的人來說,妳「做妳自己」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然後再做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