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哺乳媽媽】媽啊!壓力好大都會影響奶量

做一個哺乳媽媽不管是母乳太多還是母乳太少,都容易造成問題,甚至因此造成產後憂鬱,來看看關於母乳的幾個迷思吧!

做一個哺乳媽媽不管是母乳太多還是母乳太少,都容易造成問題,甚至因此造成產後憂鬱,來看看關於母乳的幾個迷思吧! 「母乳」的本質,本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無添加、純粹、出於天性、無須壓力啊 現在政府倡導哺育母乳,只建置硬體,開始建設港鐵和商場內的哺乳室,卻沒有訓練好「軟體(專業人力)」,導致很多媽媽的產後憂鬱,就是奶奶奶…回想自己在當時也一路跌撞,所以希望透過小編整合其他媽媽嘅分享,給有需要的媽媽們一些另類思考+信心&幫助。   1. 寶寶沒吃飽,才會掛著一直吸? 寶寶一出生就進入「口腔期」,除了進食之外,也會透過口腔來認識世界和滿足安全感。像有些大人不安時,也會咬指甲或手指一樣。寶寶的肢體還無法隨心所欲,口腔是他們現階段可以靈活控制的部分,所以有時候他們掛在媽媽身上,不一定是在進食,可能是在討安撫、滿足安全感。 因此不要老是用「掛奶時間」來懷疑親餵媽媽的奶量啦! 2. 媽媽母奶不夠喝,要補配方奶? 這個觀念,我覺得不完全正確耶! 寶寶出生前三天會自己帶便當來,一餐只需要一顆彈珠大小量的奶就足夠。滿4個月以前不管有沒有吃飽,都有尋乳反射,別老是碰寶寶的嘴邊再一直說他們沒吃飽啦。產後(自然產)就可以立即試著親餵,透過寶寶的吸吮來啟動媽媽身體的泌乳機制,比起自己拼命發狂地擠還來得自然輕鬆。 擠的手法、位置、心情都會影響出奶量,所以「擠出來」絕對無法真正判斷奶量,自己看了也會七上八下的。相信寶寶的本能,親餵時他們所喝到的量會比擠出來的還多,媽媽也比較輕鬆唷。 3. 醫生說XYZ(寶寶黃疸、媽媽吃感冒藥),所以要停餵母奶? 我曾遇過一位小兒科醫生,直接嗆說:「母奶那麼神,小孩就都不會生病啦!切~」 像這樣比較極端對母乳反感的醫生,動不動會建議媽媽停餵母乳、改餵配方。這時妳可以換個支持母乳的醫生詢問看看,像台北馬偕的黃瑽寧醫生就是一位很優秀的代表、又一表人才這樣(畫錯重點了啦吼~),但他的診都很滿啦,大家也可以自己網路多查查看。另外補充,黃瑽寧醫師曾在他一篇2012年的文章提到:不用擔心黃疸,吃感冒藥或抗生素都不需停止哺乳。有了黃醫師的金言,是不是安心多了呢? 4. 發奶發發發!變成乳牛好棒棒? 當了媽媽後,三不五時都會看到很聳動的廣告,強調吃了就能讓母奶滿滿滿!但…如果乳腺塞住,再怎麼發奶也只是塞在理面,增加乳腺炎的風險啊! 像我在餵母乳的最後一個月時,為了退奶(因工作關係)有刻意減次擠奶,奶量也明顯下降,但一不小心隔太久才擠,居然產生了硬塊!親餵、喝水、按摩都效果不彰,又硬又痛,後來買了卵磷脂應急,吃了2-3天總算消了… 所以,只要吃得營養,一天水分攝取2000CC以上,持續餵,母奶就會持續存在。比起發奶,乳腺暢通更重要。   http://chillma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