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小遊戲.大功用。感統遊戲在家玩

由孩子在上年11月頭暫評估為「感覺統合失調」症狀至今,這一段時間我都陪著孩子來玩感統遊戲,經過了這幾個月的鑽研,我開始對感統更有深入的了解。因為隨著孩子的成長,都能令我對活到老學到老有新的體會,對一些

由孩子在上年11月頭暫評估為「感覺統合失調」症狀至今,這一段時間我都陪著孩子來玩感統遊戲,經過了這幾個月的鑽研,我開始對感統更有深入的了解。   因為隨著孩子的成長,都能令我對活到老學到老有新的體會,對一些完全陌生的詞滙,到現在開始明白了解。 我不是要來當專家,但正正因為是我的孩子,都能令我同樣地上了寶貴的一課!   其實感覺統合對於孩子成長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也許你會覺得有病醫病,没有什麼大不了,不用過份擔心,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是嗎? 但認真想清楚我們小時候真的和他們一樣嗎? 以前我們一出門就可以騎單車,家附近門口的空地可以玩跳繩,跟鄰家年齡相約的孩子玩足一個下午,玩到髒死,如果不是媽媽喊吃晚餐也不肯回家……   現在呢!要找一小片空地跟孩子騎單車都不知道那裡找,可能還要大費周章得乘車到單車公園才能安心讓孩子騎單車;遊樂場設施少之又少,想玩盪鞦韆還要上網找找那裡有,又要擔心孩子人生安全…… 現在的生活環境真的和我們以前的一樣嗎?至少,我們的那個年代没有電子奶嘴!   坊間的感統課程不需要浪費金錢的,所謂感覺統合說穿了就是有系統地玩。 這種玩要持之以恆,如果只靠去訓練課程一星期只玩一小時,是沒用的!還要靠回到家後父母依照課程陪著小孩一起去玩,所以無論你是帶孩子上感統課的,還是像我一樣自行訓練的,都必須要有耐心陪著孩子去玩。   在生活上的小遊戲和小方法,都能有效地替孩子去建立感覺統合。 以下整理好全部也是我跟小猪玩過的感統小遊戲,有一些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實行的感統訓練,都不需要花大錢的就能輕鬆玩。   觸覺遊戲~適合非常敏感、觸覺防禦强、情緒化的孩子。 ●玩泥膠、黏土、動力沙(或真沙)~ 強化觸覺接受能力 ●吸塵器遊戲~強化觸覺接受能力,感覺分辨能力 有些感統失調的孩子很怕吸塵機的聲音,其實我每天吸塵兩次,自小猪懂性後有點害怕吸塵機,我吸塵時會偽裝不小心吸到他的脚,然後我鼓勵他來吸,時間久了他已經不再怕那種嘈雜聲和風力,而且每天都會來幫忙。 ●撕報紙~強化觸覺接受及對環境變動的適應能力,促進感覺分辨能力和觸覺功能分化。 ●吹風筒~強化觸覺接受及觸覺功能分化。 這個跟吸塵機一樣,也是長久堅持每天吹乾頭髮得來的成果。起初我先會用低風速,待他適應接受再慢慢調整。 ●肩頸、手腳底按摩~觸覺防禦過強或遲鈍、情緒不安 每天洗澡後會用按摩油按摩頸頸和手腳約5-8分鐘,這個做法能刺激敏感的皮膚,強化觸覺辨識能力和感覺功能分化的能力。 ●赤腳跑草地、沙灘、石卵路 讓孩子光著腳地走過,可感受各種不同的觸覺刺激。 ●玩手指畫~顏料、牛奶+食用色素當材料 ●全身塗乳液~有些孩子有排斥現象,可建議他自己來塗 ●不同材料的海棉洗澡 ●用花灑洗澡、洗頭~花灑的水壓有助强化觸覺接受度 ●梳頭髮 ●毛巾抹面~抹面對小猪來說都是最弱的一節,現在稍微大了一點雖然比以前好溝通但依然抗拒。最近用上了他最喜歡的多啦A夢陪他洗臉和塗面霜,我先告訴他叮噹洗臉然後換小猪來洗了,他自己洗了以後亦主動要説替叮噹洗臉塗面霜,這招對他很管用!   前庭覺遊戲~有助改善身體靈活度不足、協調不佳、多動、專注力不集中、容易跌倒等.. ●溜滑梯 ●盪鞦韆 ●氹氹轉 ●跳彈床 速度感,有助刺激前庭感覺,讓孩子保持興奮快樂的情緒。 本體覺遊戲~提高身體知覺,協助我們用肢體表達自己,使我們能平穩地走路、快跑、行樓梯、提東西、坐下、站立、伸展和躺下。當我們擁有正常的本體覺而能信任自己的身體時,我們會感到安全與安心,而產生情緒上的安全感。 ●鑽山洞 ●跳圈圈 ●平衡板 ●跳袋鼠 ●多行樓梯 ●接球 ●搖搖板 ●騎單車 ●打翻斗 以上有助肌肉發力、平衡力、維持姿勢、專注力,加強肢體動作和空間感。 感覺統合從日常遊戲中就可以進行了,像溜滑梯和盪鞦韆都可以刺激前庭,爬行、跑步可以訓練本體覺和四肢協調,雖然說只要平常多讓他去公園玩耍就可以了,但是盪鞦韆和氹氹轉之類的遊樂設施說實話真的買小見小,非常不好找,而且因為我不是專業的,就算有些訓練教具如大球那些,扶著他腰部,幫他做上下彈的動作,或趴在大球上做上下彈的我都不會,加上家裡地方小,我都没可能買太多的訓練教具放在家裡,所以我正計劃讓他每星期去上一小時的感統運動,到playhouse玩攀爬、跳彈床和好阹的遛滑梯,一個月一次會去玩歷奇訓練,週未假日會安排輕鬆活動如上親子讀書會;另外我在淘寶買了小部份比較好收藏的訓練教具跟他隔天玩。 我們一星期三天會玩専注力的小遊戲如磨菇釘、釣魚、打地鼠、畫畫等等,然後有三天會玩運動遊戲,每天約20-30分鐘,會注意他的反應,如果强烈討厭我都不會勉强。 感統遊戲,其實是一種教育的學習訓練,而不是醫療救治。我們不需要花大錢送孩子上機構治療來代替孩子的教育和責任。訓練和遊戲其實大部份生活上也可以實行。而且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反應,沒有所謂的標準可言,有些慢熱怕生的孩子送上到外面訓練,哭足了整個課堂的時間,換來了什麼也没學到。 請了解!每個小孩都不一樣,多花點心思和時間陪孩子互動才是最重要的,只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安全感,花時間和他互動 ,陪著他成長。 此為個人經驗分享,若觸及專業醫療知識,請依醫療專業為準       追踪更多育兒生活分享↓ 80後媽媽   聯絡電郵: yauvanessa@yahoo.com